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认为孩子出国留学就已人生成功,我在美国呆了5年后却要说......

2016-11-30 一吨空气 米宅海外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知道的越多,描述清楚一件事情就越困难。这不是什么逼格高低的问题,而是经验的差异----就如同你问一个五岁小孩人为什么要吃饭,他会说因为肚肚饿;而如果问一个生物学博士,他会跟你科普三大营养物质的人体代谢,同化异化作用以及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顺带善意地嘲讽一下你的智商。


同样地,在留学的问题上,很多人会说不就是在一个新环境做同样的事么?学生嘛,学习就好了。这说的没错,笔者以前也是这么想的。


在当前无数个无良中介的宣传攻势下,人们往往被误导了,以为只要送孩子去留学,他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作为过来人,笔者的观点很简单:留学是一个让个体的本性得到有效放大的最佳途径。


如果这个孩子求知欲强,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合格的自制力,那么留学会为他打开以往的束缚,使其以一个更加自由的姿态积极成长,并且开放更多的机会之门----我们恨之入骨的学霸就属于这样的群体。


但如果这个孩子品性中的瑕疵过多,以至于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那么留学便是自我毁灭的正式开始----即便这个毁灭的过程是温和并难以察觉的。


那么,就美国留学而言,究竟会发生什么呢?待我一一道来。



1

柴米油盐


初来乍到的小留学生都要面对的三大问题是:语言,食物和交通。


在笔者看来交通问题首当其冲。因为美国不同于中国,相对地广人稀一些(加拿大放声大笑),建筑物之间没那么紧凑。同时美国人又懒,喜欢把功能性建筑拢到一起,像大型购物超市和各种餐馆,便会聚在一起以广场(Plaza)为单位分散在各处。采购的时候当然十分方便,但是怎么过去便成了问题----谁也不想走个几英里过去然后大包小包原路返回。所以说第一阶段要熟悉校园的公交线路,以便在适应的阵痛期间实现物资补给。


其次就是吃的问题。要说一来就完美适应当地美食的确有点牵强。学校的食堂往往条件不错,但是吃的还是以乱炖为主,要么就是通心粉拌酱,要么就是火腿三明治(什么,你说你学校食堂有红烧牛肉面?还是你怀抱康师傅做着白日梦?)还有就是各种生的蔬菜。附近倒是有一些中餐馆,但是少来了,你管那叫中餐?我来告诉你美式中(式快)餐怎么做:第一步,把材料搞熟;第二部,把酱料拌进去搅和;第三部,端上来收你美刀。作为在国内吃个毛血旺都要耐心地抖掉豆芽的笔者来说,第一次吃到“陈皮鸡”时的感觉是受到了侮辱,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了相对正宗的中餐还是有一些的,但是价钱就让人咋舌了。简单的一个菜就要十几美刀,加上税和小费,你要是稍微点几个菜打个牙祭,下来都要花掉一周的菜钱。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不划算。所以就要自己烧菜,节省外面那昂贵的人工。有的学校宿舍是有厨房的,然而有的却没有,同时又收取高昂的费用,这就使校外合租被提上了日程。


这便又回到了交通问题。无论是校内住宿或是校外合租,只要出门办事,你就觉得寸步难行。在初步适应了生活环境之后,很多人就开始计划买车,以增加生活学习的自由度,让自己的时间不再被公交车的日程所分割。


美国的车是划算的,而且具有极为完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基本上一万上下就可以搞来一辆状况良好的二手车开开(几千块钱的可能要修修),足够这几年留学生涯使用。到了毕业季,无论是找到工作的换新车,还是回国发展的甩包袱,旧车都很好出手(师弟师妹等着接呢)。所以买车是交通问题的完美解决之道。


关于语言问题,在生活方面其实没必要多说。因为留学生是应该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的。要说完美融入当地环境是天方夜谭,但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走路撞南墙。毕竟经受过托福/雅思/SAT/GRE等若干洗礼,所以在基本生活上不应该存在太大问题。你要说你一下飞机就眼睛犯迷糊,张嘴变哑巴,先不管你怎么拿到offer与visa的,就问你一句:来这干嘛来了?


真正的语言问题体现在哪里?在学习上。



2

象牙迷宫


有位高人曾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这话乍一听非常土豪与无知,但细细琢磨还颇有道理。上文提到的无论交通啊饮食啊,无论你手里票子多少,都可以慢慢解决。但是学习能力和经验,却是票子买不到的。


首先美国高校的校园环境是无可挑剔的,有田园式的↓↓↓



有五颜六色乱晃眼睛式的↓↓↓



还有“鬼知道是什么风格况且打死我也考不上”式的↓↓↓


(图片出处,1. 长岛大学Long Island University; 2.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3.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作者亲测,实物与图片相符)


漫步在这样的校园里并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说实话身心是十分愉悦的-----哪怕说下节课是要人老命的期中考试。但是作为留学生来说,学习上的压力是挥之不去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成绩结构。


美国的绩点计算是十分纠结的。与国内一考定乾坤不同,要拿到期末高绩点,你必须了解每门课程的分数构造。就拿笔者曾经上过的一门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来说,首先期末考试只占总成绩的20%(还是15%?记不清了),而其余的80% 都靠平时的点滴积累,例如两周一次的小考,每周一次的paper review,每周一次的小组讨论作业,以及期末的proposal和话题演讲。


乍一看好像降低了期末的压力,但是繁复的分数碎片会让你每节课上都如坐针毡。虽说一学期只修几门课,但是如果碰到两门以上此类学科,就只能烧香拜佛祈求顺利通关。


笔者当年就是因为脑子抽了,同时啃了三块硬骨头而绩点爆炸的,再加上语言困难,那学期的感觉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双手抱头揪头发---- 唉,算了都过去了。


第二,团队协作。


这个问题其实倒也不难理解。比如篮球场上的队友矛盾,dota开黑的互相甩锅……人们在面对挫折时都会喜欢把污水往外泼,同时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而且林子大了,总有喜欢当甩手掌柜的太子爷和小公主,这都是常见现象。但是影响团队成绩,矛盾便接踵而来。


在强调team work的老美大学,学科中便加入了很多小组项目,小到文学分析的小组讨论,大到商业模型的团队企划。笔者的老婆读MBA的时候,此类矛盾便比比皆是。他们的小组中有喜欢什么也不做而坐享其成的,也有剽窃他人想法据为己有的,另有一意孤行导致小组成绩全军覆没却责备别人的。说实话这些人里面以国人居多,于是在异国他乡遇到的新朋友就为此分道扬镳,再不联系。当然这也是笔者一家之言。我愿意相信,其他肤色的学生里奇葩和混蛋更多,只是我们运气差,没有遇到罢了。


第三,就是语言问题。


在国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曾为能清楚地描述一件事情而骄傲。但是到了美国的高校,却发现自己原来的优势变成了劣势。你当然可以和本地学生正常交流,但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们也会逐渐地在同你交流的过程中简化自己的词库来让你跟上节奏,这让人十分沮丧。


你无计可施,毕竟无论你准备多么充分,你训练英语的时间也比不上人家的十分之一----他们的英语就像你的中文一样流利。而且你们很难找到共同话题。因为你是土老帽,你不了解他们的潮流。


在学习上呢,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达到相同的效果,因为有语言的障碍。你逐渐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当别的同学在平地上全速奔跑的时候,你只能通过努力,把面前的一堵堵墙转换成一个个跨栏,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当然话说回来,还是有些人可以在转换跨栏之后把自己变成刘翔,但毕竟这不是普遍现象。)


不过渐渐地,你生活上还是适应了节奏,学习上也步入了一定的正轨,你的心思终于抽身了出来,开始面对所有留学生都会遇到的真正麻烦。



3


困境:身份认同


“忍受孤寂往往比忍受贫穷需要更大的毅力,贫困不过是降低人的身价,但是孤寂就会破坏人的性格。”

---- 狄德罗 《修女》


记得当初笔者满怀憧憬即将出国时,有个师兄问我说,你有什么特长?我说我没什么特长,就会打个篮球乒乓球。他说会打乒乓球挺好,我们用乒乓球秒杀老外,就像他们用篮球消灭我们一样干脆。


一年之后我在篮球场上被黑人撞飞的时候,脑海里便清楚地回响着师兄的声音。


总的来说呢,作为学生,你已经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了。第一不能经济独立,第二没有社会地位。但是在校园坚实的高墙下,你会产生一种自我良好的错觉,觉得自己“还可以”。这跟牧场里的常驻居民类似----吃饱喝足便四下走动,并舒心地到处哼哼。


在国内准备出国的“预备役”们总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优越感:学霸们让人遥不可及,土豪们让人羡慕不已,而全面发展的小能豆们又会左右逢源,辣手摧花。但是到了美国的校园之后,几乎所有的“优越”都会荡然无存。学霸们发现在“同类”林立的环境下优势尽失;土豪们发现爹妈的票子在森严的学院里哑然无声;而以往拥有如鱼得水的生活的偶像派们,也发现现实在大打折扣----在你为锻炼两年的小胸肌而略感骄傲的同时,白人同学已经拥有十几年的健身经历了。


更不用说那些占了极大比例的普通人了。长这么大第一次体会到“一无是处”是什么滋味----即使这个事实早在数年之前就一直存在。


于是你开始寻找集体认同感,你那蹩脚的英语无法融入当地的圈子,你便开始寻找同类的慰藉。这也是美国校园里中国留学生“扎堆”现象日趋严重的原因。你没的选择。


你和大家一起外出租房,搭伙过日子。


但是你发现在这个小圈子里,你的心理状态并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三:


1.大家在国内都是家里的少爷小姐,遇到摩擦谁也不让谁。

2.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成长背景增大冲突的机会。

3.由于自卑过度而养成的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的生活姿态。


其实真正头痛的是最后一点。这会极大的增加负能量的传播面积,让人的心胸越发狭窄。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人相轻”,其实到现在却是“人人相轻”。笔者在留学的过程中就接触到不少奇葩,他们能自如地在鸡蛋里挑骨头,利用反驳对方观点的机会寻找存在感,并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份。但是真正地让他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他却又缩在一旁,避开所有的正面压力。


这种人的常用句式就是“……也不能这么说”“你根本就不了解真实情况……”“这种事情我见得多了……”“跟我比你差远了,想当年……”。他们习以为常到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地步,有次笔者故意在对话的前后阐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没想到对方都一一反驳,并且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当真是鬼斧神工。


沮丧和孤独累积到一定程度,性格便会发生改变。再加上某些专业繁重的学习压力以及核心课程教授的奇葩口音,好强上进的留学生们便绷断了弦子,朝着诡异的方向发展。


有人整天泡图书馆,眼睛盯着书本却从不翻页;有人开车无法集中精神,被迫身体前倾到夸张的程度,以至于忽略了后视镜而发生险情;有人彻底“脱产”在家打游戏,完全放弃了学业;更有人妄想症发作,觉得周围的异性都对自己有特殊的好感(相信我,这种后果最严重)。


再有甚者,就朝着酒精和大麻上面发展----要知道在美国这种“自由国度”,后者在许多州都不是难搞的东西。


再后来,就毕业了。在你真正可以静下心来患得患失的时候,身份的限制又给了你当头一棒。无论你毕业实习的OPT(optional training program)的时间还剩下多久,只要在最后一个有效年的四月份之前,没有公司愿意雇佣你并支持你转换身份(H1b)的话,最后的结局就是卷铺盖回国。(因为工作签证的申请截至在四月份)


这时有人会说,那么找一份工作然后让公司帮忙不就行了?没错是这个道理。但是有两个问题:


1. 你有没有足够优秀到战胜白人竞争者与同样优秀的亚洲同胞?

2. 你有没有足够优秀到让公司愿意递交自己的税务报表来帮你完成身份转换?


大多数公司都不愿费这个工夫,因为同等条件的求职者,找美国(身份的)人要省事很多,没必要绕弯子找一个口音严重的外国雇员来做谁都能胜任的事情。而且即使有公司愿意帮忙,在申请H1b的过程中还有抽签几率的问题----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但是话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如“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始终”一般,那些相当一部分从留学的染缸中汲取养分的人们都经历了什么呢?



4

曙光:学术天堂


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喷子?因为他们脑容量小的惊人。笔者之前提到的那位师兄还说过一句名言:“永远不要和脑子只有花生米大的家伙讨论恩格斯系数。”简直是醍醐灌顶。


只要还不能理解学术的厚重,不尊重知识的威严,就永远也无法进行有营养的思考。而没有思考的脱口而出,即便是无知的开始了。


所以对笔者而言,求学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迈着步伐稳步远离花生米。


美国的大学里对待学术是严肃的,是容不得杂质的。同时又给予了教授们极大的自由和不错的待遇(纽约州10万美金打底),这就使得原本便十分优秀的他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在中国的同行们正在被“评职称”从而涨起几百块工资搞的焦头烂额的同时,他们却把纯粹的学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生。


另一方面,图书馆里宽松的环境,强大的论文数据库也让到此通关的学生们如虎添翼,并且资源分配合理,不会出现国内因为占座而打架的情况。


总的来说呢就是,如果你有心学习,你会学的很“爽”。


而且在专业的自由度上,美国大学灵活的“转学”系统会极大地帮助那些当初昏头昏脑选择错误专业的中国学生,使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重新申请/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专业。


没有红包,没有送礼,没有请客吃饭。只要你达到标准,修够必要学分,跟系里做好沟通,想转什么就转什么吧。效率高的惊人。


另外关于勤工俭学方面,虽说留学生身份限制一切校外合法打工的机会,但是只要你工夫下够,在校内打一份零工赚点菜钱还是完全可行的。笔者就曾有幸软磨硬泡地进入一个犹太教授的实验室帮忙,并做毕业课题。当时的薪水是每周300。虽说也经常青黄不接(研究经费断线),但是好歹聊胜于无。况且最后也顺利地完成了毕业答辩,学到了许多东西。



5

童年的终结


最后想想,还有一个许多人都关注的种族歧视问题。对此笔者只想阐述两个观点。


第一,种族歧视无可避免。

第二,这个问题不是个问题。


为什么呢?首先你想想(少数不良的)上海人、香港人和北京人对待外地人的态度,亦或是北方人南方人的亘古矛盾,再想想(少数不良的)美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样子就释然了。这又回到了之前提到的“人人向轻”的问题上来。这是个全球问题。普遍现象罢了。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先设想一个情景,假设正在和你争论的是同班同学,你面红耳赤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鄙夷的感觉;但如果你面对的是本专业发过数十篇论文的PHD,或者是年薪高你十倍、住在数千平米豪宅的同行甚至竞争对手,你那可怜的鄙夷就会被仰望所替代。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弱肉强食的原始规则。你想有话语权,你想被尊重而不被歧视,站在山顶是唯一的出路。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职场还是战场,弱者,是没有话语权的。


每年的秋天,各大城市的国际航班都送来新的一批留学生。看着那些面带憧憬的稚嫩面孔,与他们在这边的师兄师姐们捎带沧桑的眼神形成强烈反差。他们就像是在沙暴中行走的旅人。旅人踽踽独行,沙暴寂静无声。而这个中的滋味,相信只有走一遭才能切身体会。祝好运。


米宅海外历史文章推荐:

迪拜英美加澳留学成本英美加澳税收政解读移居墨尔本一年总费用 |新加坡留学 特朗普上台 非洲手记 墨尔本宜居 海外投资移民 |AIRBNB公寓 |澳洲中学教育 |荷兰 |华侨生联考政策加拿大绿卡or回国 墨尔本公寓的投资价值华人海外置业国家(一) 华人海外置业国家(二)西方"双十一"东南亚投资置业政策、税费东南亚十国未来的机会与风险不建议移民欧洲马来西亚置业投资


END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回复“转载”获取须知。欢迎有海外投资、留学移民、工作生活经验的人士来访交流!

长按二维码加主编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